如果有关注最近这几年的智能手机市场,可能就已经发现,如今手机的主流价位段比起前些年有着明显的提升。从新品的价位分布上来看,各大厂商推出的中端机型如今普遍都来到了2000元以上、甚至3000元左右,而国内厂商推出的旗舰产品,现在很多也都在6000元、甚至7000元价位段。
(相关资料图)
更为重要的是,有数据显示,如今消费者购买手机的平均成交价已经达到了3500元以上,但同时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又在明显下降。这实际上就说明了两件事,其一是大多数消费者已经认可了各大厂商如今的配置升级,也确实愿意花更多的钱来换取比过去好得多的使用体验。但另一方面,这也隐含了大家一个很朴素的想法,即希望用更高的一次性投入来换取更长的使用寿命,从而起到“省钱”的效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自然的也就出现了对传闻中“模块化手机”的期盼。根据我们与一些朋友的交流得知,Ta们认为,一方面模块化手机可以更进一步地满足极客用户“不断升级配置、体验新技术”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如今各大手机厂商“卷配置”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如果可以率先做出模块化的新品,或许将能够抢占更多的关注度。
然而,“模块化手机”或许注定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它无论是在硬件、软件,还是实际的使用场景上都缺乏真正的价值,甚至可以说纯粹属于“生搬硬套”的产物。
首先,大家要理解何谓“模块化”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以前不是有好些厂商都出过“模块化手机”吗,所以怎么能说模块化手机只是“想象”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熟悉的、以前的那些所谓“模块化手机”,其实都不是真正的模块化,它们顶多只能算是一种“手机+丰富且专用配件”的产品形态罢了。
比如我们三易生活此前曾为大家展示过的联想乐Phone,它就可以通过一个专用底座从“触屏手机”变成“翻盖小电脑”,并增加一倍的电池容量和更多的扬声器数量(从一个变成三个)。
又比如说,LG的V50、V60、G9,它们都提供了可选的“副屏”配件,安装上之后就可以让直板机变身“折叠屏”。
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moto Z系列。通过机身背部的特殊触点,这些机型能够“变身”为微型投影仪、哈苏卡片相机(支持真正的光学变焦)、大功率的蓝牙音箱、游戏掌机,或是扩展额外的电池以及额外的无线充电功能等等。
如果能接外设就算“模块化”,那么索尼QX1也可以视作智能手机的“模块化相机”
然而,以上所说的这些机型,它们在所有的“模块化”使用场景下,实际上从未改变手机本身的核心配置。这些“模块”既不会替换机身内部的任何芯片,也不会为手机增加额外的算力或存储性能,它们顶多只能算是一种高度特化、采用专用接口的手机外设而已。如果能接外设就算“模块化”,那么目前所有的手机、平板和PC,是不是就都能叫做“模块化产品”了呢。
硬件上的“模块化”,制约远比好处更多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尽管过去虽然有不少号称“模块化”的手机面世、甚至量产销售,但实际上消费者从未能够真正等到具备内部组件模块化设计的产品。
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模块化”就意味着组件之间的高度可交换性。也就代表着模块的安装方式、触点形状、模块的框架尺寸等,都必须要保持一致。
以广为人知的moto Z系列为例就可以看到,为了保持这个系列的机型与“Moto Mods”模块(本质是私有方案外设)的兼容性,其连续四代机型都必须采用完全一致的面积、形状、摄像头包围大小,以及相同的触点模组,甚至就连机身厚度都不能有太大的变动。
以结果来说,这反而使得该系列机型没能跟上后来的大屏时代,无法使用后续的高性能SoC,也没有配备双摄以上级别的后摄模组(更不要说如今的大底CMOS了),甚至都无法内置5G天线。所以看似美好的“模块化”设计,最终就成为了这条产品线的致命限制。
同样的问题在“真正的”模块化手机,也就是从未发售的谷歌Project Ara上,体现得也更为彻底。这是一款将SoC、内存、摄像头、电池、屏幕、主板,乃至机身中框全部进行了模块化、可替换设计的概念产品。
然而当手机的SoC越来越先进、影像技术不断进步时,“模块化”设计却意味着它只能使用固定不变的芯片触点,一旦芯片尺寸发生改变、一旦存储规格升级,原有的模块(接口)就相当于完全失效了。同理,模块化设计也就意味着Project Ara完全不可能使用(比一开始的版本)更大的摄像头、更大尺寸的屏幕,甚至就连电池的输出功率(也就是对所有芯片、传感器、屏幕的总和供电能力),都可能受到这一设计的严重制约。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只要有厂商推出更大尺寸的、更先进的机身框架,不就可以去兼容新的、尺寸更大、规格更高的模块,从而让模块化手机持续“进化”吗?理论上确实如此。但如果真这样去做,那么“旧模块”和“新模块”之间因为接口、形状改变,而发生的不兼容情况就几乎不可避免,这不仅有违模块化手机的初衷,而且几乎可以肯定会受至部分消费者的不满。
模块化手机注定走不通,因为它本质其实是一种倒退
除了模块化的接口、形状设计,注定会与硬件技术的进步“格格不入”外,模块化手机在软件层面的麻烦,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还要更严重一些。
毕竟硬件要想正常工作,都是需要安装驱动、配置参数的。手机上的这些事情是产品在出厂之前,就由厂商预先搞定,顶多每隔一两年、随着系统版本一起更新一次而已。
但如果是模块化手机,这个问题就会变得异常难办了。如果厂商事先把驱动、配置文件都预置在系统里,那么一方面这就相当于限制了模块化手机能更换的硬件种类,另一方面也会额外占据不小的存储空间,也可能会引发部分消费者的不满。
可如果驱动不预置,而是随新模块一起提供,那么这也就意味着消费者需要自己学会在手机上“刷驱动”、在手机上自己拿十六进制编辑器去搞定各种库文件。说实在的,真能做到这些的极客用户显然并不多,而只有Ta们才能“玩转”的产品,销量几乎就注定会十分惨淡。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意识到究竟是怎么回事了。没错,虽然看似是一种“很新的概念”,但模块化手机的本质,其实是强行在智能手机的尺寸下去模仿PC的DIY攒机模式。可问题就在于,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在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后,使用门槛早已低于传统PC,也比PC更加普及。
从这一点来说,强行在手机上“复现”PC的攒机、手动装系统、手动装驱动的种种操作,真的能被视作是一种技术进步吗?就算可以,考虑到它的门槛,“模块化手机”或许也注定了只能是极少数极客用户的玩物,而无法真正将其“性价比”优势惠及大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