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筱恬
豆瓣9.4分,好评如潮,让全网直呼“后劲太大”。
最近爆火的《漫长的季节》,毫无争议成为了大众心中近几年最好看的国产电视剧,没有之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而它封神的原因,不光是扣人心弦的悬疑剧情和极具年代氛围感的呈现。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特色鲜明、大放异彩。
这其中,让人印象尤其深刻的便是范伟饰演的主角王响。
他横跨近二十年追凶、只为找到儿子死亡的真相。那份执着和隐忍,让人动容唏嘘。
然而,作为一位典型的中国式父亲,王响却有着严重的“父本位”思维。
面对儿子王阳,他习惯于一边嫌弃一边教训,身上这股子浓浓的“爹味”,被网友们吐槽不已,纷纷表示:“我爸也是这样的!”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家长和王响一样,并不在意亲子间的沟通方式。家庭教育中,我们总是忽略了一个微小但重要的细节——学会跟孩子好好说话。
不会说话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噩梦
剧中有这样一幕。
儿子王阳在房间里写诗,被径直闯入的王响发现了。
他不由分说一把夺过本子,丝毫没有顾及儿子的不情愿。
他饶有兴致地翻阅着,还念了起来:
“打个响指吧。
他说,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
看到这里,王响开始了说教,批评儿子写得不合辄不押韵,应该改成:
“打个响指吧,吹起小喇叭,嗒嘀嗒嘀嗒。”
面对父亲的肆意点评,无奈的王阳显得有些不耐烦。而这样的态度激怒了王响,他立刻翻脸,对儿子一顿训斥:
“你这孩子,是不是给脸不要脸?”
同时开始拿考试说事,对儿子提了一大堆要求……
似曾相识的场景,熟悉的爹味,让千万观众感同身受。其实,剧情正是生活的缩影。下面这几种亲子沟通方式,是不是早就让你习以为常?
1、习惯性挑刺
央视节目《心理访谈》曾采访过一个啃老十年的女生,范成金。
33岁的她,大学毕业后既不结婚也不去找工作,而是理直气壮地窝在家里,当起了长期啃老族。
她之所以会这样,跟她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从小到大,她始终活在父母的差评中——
她喜欢雕塑和画画,可父母却对她的爱好嗤之以鼻:“喜欢那个有啥用?啥也干不了!”
她想替家人做顿饭,却遭到了父母的打击:“你搁水咋搁这么多?做个饭都不会!”
当她求职碰壁时,父母非但没有安慰,反而极尽挖苦:“你要是能成事了,狗都能成事了。”
在范成金印象中,父母永远是那么毒舌,最热衷的就是对她的一举一动挑刺。
久而久之,她不仅得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变得自信心全无、不敢与他人打交道;而且对父母日益怨恨,最终彻底自暴自弃,活成了自己最厌恶的模样。
差评师式的家长,言语就像一把刀,注定将孩子的内心剜得千疮百孔。
2、动不动讲大道理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视频。
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犯了错,被大人批评后表示想自己静一静,可她的妈妈依然在不依不饶地说教:
“你今天的事情是错的还是对的?”
“错了改不改?该不该遭教训?”
“你到现在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一连串咄咄逼人地追问,让小女孩的情绪彻底崩溃。她大哭着吼到:“我已经承认错误了,你还想怎样?”
最后,面对女孩反复提出自己想静一静的要求,这位妈妈勉为其难答应了,却不忘补充了一句:
“你可以静一静,但静完之后要给我写一个检讨……”
很多人都说这个女孩脾气大,顶撞父母太不应该。但其实,导致它的主要原因,便是她父母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
亲子之间发生矛盾时,家长一味的说教与讲大道理,非但不能引发孩子的共鸣,让他们心服口服地承认错误、吸取教训,反而会像火上浇油一般,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张。
正如教育家卢梭所说:“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爱说教的家长,长篇大论犹如一堵墙,就这样隔开了自己和孩子。
3. 啰嗦爱唠叨
此前,上海市一项针对全市两千余名高中生的调查显示,“现代青少年与父母、师长之间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其中有36.4%的学生最讨厌父母没完没了地反复唠叨。”
喋喋不休的叮咛,我们以为是苦口婆心。可在孩子看来,只会招致与日俱增的反感和厌倦。
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发帖求助——“怎么才能让我妈不那么啰嗦呢?”
原来,这位网友喜欢玩游戏,因此总被他妈妈整天念叨。
可越是再三提醒,他反而越不想听话。叛逆之下,他干脆打算破罐子破摔。
李玫瑾教授指出:“6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12岁之后,父母的话语就是垃圾。”
唐僧一般的家长,不仅无法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里,而且注定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和孩子好好说话,这三个亲子沟通要点请记牢
《学会跟孩子说话》这本书中写到:“和孩子们沟通,目的是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去教育孩子,激励孩子,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
因此,真正有效的亲子沟通,绝不是靠干巴巴的“说”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要与孩子的心取得联结。
而要想做到这一切,以下几个亲子沟通要点很关键——
1、交流时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曾有心理学家分享过一个小故事。
有位爸爸一天放学去接儿子,孩子见到他的第一句话便是:“爸爸,我不想学了!”
当时,他并没有急着责备儿子,而是说了两句话:
“孩子,我理解你。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不喜欢上学,你爷爷奶奶为此还揍了我一顿呢。”
“咱们这会儿先回家,等吃完了晚饭再好好商量一下,不上学的话接下来要干什么,如何?”
就这样,这位爸爸不仅避免了可能爆发的亲子矛盾,还安抚了儿子的情绪,给了他恢复的时间。
到了晚上,已经彻底平静的男孩向爸爸透露了实情——原来,那天他考试没考好,所以才产生了挫败感,冲动之下忽然就厌学了。
可见,在亲子沟通过程中,家长始终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牢牢“接住”他们的感受。
只有学会了理解和共情,我们才能真正看懂孩子的需求,从而对症下药,让问题迎刃而解。
2、培养孩子聊天的兴趣
如何让孩子爱上和父母聊天的感觉?上海市特级校长赵国弟提供了两条建议:
一,孩子不肯说时,家长先说。
也就是说,大人要打破孩子不肯和家长沟通的僵局,不妨抛砖引玉,主动挑起话题。
当然,讨论的内容不要总围绕着学习和考试。天南海北的主题,小到当天的所见所闻、看书时的心得体会;大到天体宇宙、人类起源,我们都可以和孩子尽情探讨。
二,孩子开始说了,家长不要轻易打断。
当孩子打开话匣子后,大人要学会管住嘴,不要时不时打断他们。
与此同时,为了让孩子说得更多,我们还可以在交流过程中多使用下面的句式:
“你认为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的看法是这样,你觉得呢?”
“我觉得你说得很好,还有补充吗?”
大人启发式的提问,有利于把聊天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引导他们不断思考与分享。
3、充分运用多元化的沟通形式
知乎上,有一位网友分享了父母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那是一次重要的考试,她很意外地考砸了。心灰意冷之下,她才出考场便忍不住哭了。
这时候,母亲默默走上前,紧紧抱住了她。尽管一言不发,但那个拥抱是那么温暖,瞬间治愈了她的心。
很多年以后,这位网友依然记得这个细节。母亲的拥抱,成为她此后笑对人生风浪最坚强的盔甲。
很多时候,相比言语,还有许多多元化的表达,往往更有力量。无论是一个暖心的微笑、温柔的拥抱、还是一个甜蜜的亲吻,都会让孩子感受到大人的爱与接纳。
紧密的联结由此建立,亲子之间的高效沟通,无声胜有声。
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曾说:“永远都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父母的语言对孩子而言就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让孩子汲取无限能量,也可以轻而易举就摧毁他们。
正因如此,能够和孩子好好说话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