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期间关于“中特估”的文章广为传播,市场对中特估共识进一步强化,最后可能要全面消除PB小于1的国企、央企,今天中特估扩散到银行板块,民生银行涨停,中国银行暴涨7.36%。
【资料图】
分行业来看,传媒、纺织服饰、银行、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等行业领涨,社会服务、家用电器、通信、电子、计算机等行业领跌。近期AI也出现了分化,传媒等应用端持续走强,而半导体、服务器等硬件端已经回调了不少。
A股今年趋势投资效应非常明显,资金抱团做出赚钱效应吸引跟风资金入场,肆意拉升,投机炒作之风盛行,各种故事讲的飞起。大涨的板块除了有故事外,机构仓位低筹码结构好也是重要原因,交易性因素占主导地位。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要么成为一个趋势投资者,打不过就加入;要么就做一个深度价投,等待市场极端化下优质股权的低估机会,这种极端行情往往会有好的买点。
南方基金基金经理孙伟认为,如果从更高频的行情来看,确实今年的行情呈现跷跷板效应,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日度或更短的时间范围内有此消彼长的效应出现。
这是非常正常的,也跟市场整体缺少增量资金有很大关系,很多时候还是存量博弈的特征。
但是从中长期来看,甚至以年度为时间维度,数字经济很难退潮,可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投资主线,值得大家关注。
不管是顶层设计,还是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发展阶段,数字经济代表的未来增量是较为确定的,原来我们说数字经济是经济的构成部分,未来数字经济是经济的发展方向,甚至是经济占比较高的体量。
大金融也要分开来看,首先是银行,今年以来指数表现是落后的,毕竟是跟经济强相关的行业,是百业之母,经济的输血者就是银行。
今年大家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可能不太充足,最近大家又在探讨到底有没有通缩的风险,我个人倒没有这么悲观,但确实经济复苏预期存在一定的争议,这个时候银行的表现缺乏比较强的催化剂。
1-3月中长期贷款增速还是有一些亮点,包括社融的增长。从结构来说,居民端中长期贷款没有达到大家的预期,消费复苏是大家寄予厚望的方向,也没有达到市场的预期。
大金融里面的证券和保险,证券跟市场尤其资本市场的微观流动性更相关,保险有融资端和投资端,这两个方面还处在基本面企稳的阶段。大金融我们现在更倾向于左侧布局,因为估值比较便宜,基本面在逐步见底的阶段,这个时候参与比较舒服。一旦有短期催化剂或者有超预期的因素出现,可能就会有超预期反弹,目前买,是赔率和胜率都不错的选择,等到证券快速拉涨时,胜率就没有那么高了。
大金融跟数字经济不是完全矛盾的,虽然短期而言,数字经济中的细分板块,今年云计算、传媒尤其动漫游戏,跟大金融往往呈现单日反向的关系,但长期来看不是这样非此即彼的关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