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谷雨前后,正是农作物生长旺季。这段时间,各地正抢抓农时,大力推广新技术和机械化,确保大春生产满栽满插。
今年,水稻新式毯状育秧技术在云阳进行试点。这项新技术不仅能有效减少人工补苗,还可根据插秧机的规格进行剪裁,使栽种密度稳定在每亩11000窝以上,为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
云阳县南溪镇天河村种植大户陈昌民说,这样减少了育秧成本,也更便于管理。
农技人员刘华介绍:“通过控制它的播种量满足机器栽插,达到一个高产的目的。”
农情调查显示,目前重庆水稻育秧已近尾声,春播进入中后期,不少区县正开始移栽。在奉节县红土乡白鹤坝水稻基地,自动化插秧机来回穿梭,一排排秧苗被整齐地植入水田。在涪陵,今年计划种植水稻50万亩,其中有3万亩采用了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插秧,整体移栽工作将在下月底结束。
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农田建设和农机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涂筱第告诉记者,他们通过采用大钵体技术,实现了秧苗早发快生,减少病虫害发生,每亩产量提高10%以上。
为保障春季农业生产,水利、农技等服务也在持续完善。在潼南、巫山等地,科技特派员走进田间地头,指导村民做好春季管护。在铜梁,新改造完成的3万亩高标准农田配套了灌排设施,大春生产用水无忧。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铜梁项目部项目经理邹传奇表示,目前完成新修及修复的提灌站22座,铺设管网130公里,能够达到灌排设计保证率90%,管网直接覆盖率50%以上。
标签: